布达拉宫的文化价值
1、布达拉宫位于西藏拉萨市玛布日山上基本,“布达拉”是梵语。译作“普陀罗”,原指观世音菩萨所居之岛,故拉萨布达拉宫世称“第二普陀罗山”,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即吐蕃第三十三代赞普松赞干布时期,海拔超过3700米,占地面积超过36万米2,建筑面积超过13万米2,主楼高115。共13层布达拉宫。
2、庭院等一应俱全价值,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堡式文物建筑群,被誉为“世界屋脊的明珠”文化,布达拉宫是西藏最宝贵的宗教和文化宝库,是一个金碧辉煌的艺术世界,宫内有数以万计的精美壁画。内容丰富和文,有表现人类起源。
3、历史故事的,有表现宗教神话,佛经故事的现状,也有表现建筑价值。娱乐等生活内容的,壁画技法工细。是藏族绘画艺术的精华布达拉宫,在布达拉宫的大小殿堂文化。
4、走道回廊等处无不绘有壁画和文,仅西大殿二楼回廊就有690幅壁画,布达拉宫收藏有各类文物数以万计现状。清时期的各种雕塑和唐卡文化。以及大量珍贵文物和工艺品布达拉宫。还有浩如烟海的内容涉及天文。
5、佛经等方面的典籍,具有极高的学术和艺术价值,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对布达拉宫的保护和管理十分重视,1961年将其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定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现状,多年来文化,国家拨巨款进行日常维护基本,自1989年至1994年又集中进行了五年的维修价值,现在布达拉宫以更加金碧辉煌的面貌屹立在巍峨宏伟的红山之上布达拉宫。雪域高原之明珠,藏传佛教之圣地,建筑艺术之瑰宝,浴火重生之传奇,这座庄严肃穆布达拉宫,富丽堂皇的高原圣殿现状,以其浑厚流长的藏地文化,博大精深的佛教信仰价值,感染着八方来客。在其脚下顶礼膜拜基本。布达拉宫早已不是一座单纯的宫殿,而是一种信仰的化身,精神的象征,相传布达拉宫所在的红山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道场文化,在佛门的意识里现状,它的存在和文,有如菩萨亲临,藏语布达拉价值,意即观世音菩萨居所基本,朝拜布达拉宫,可以改变未来。
布达拉宫的基本现状和文化价值
1、布达拉宫文化,由西藏吐蕃王朝最伟大的藏王松赞干布,于公元七世纪中叶始建,最初的名称为颇章玛尔布赤子,即红山上的宫殿,共有房屋1000间,是当时西藏政府的统治中心布达拉宫,这座宫殿经历了两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于九世纪末价值,随着吐蕃王朝的消亡而被毁,最终只有两间房屋圣观音殿,法王洞保留了下来。现在的布达拉宫由五世达赖喇嘛于公元1645年重建,历时三年建成白宫,时隔42年后布达拉宫,在五世达赖喇嘛圆寂多年后基本,摄政王第悉﹒桑杰嘉措主持修建了红宫,布达拉宫大约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模样和文,后来的十三世达赖喇嘛在白宫顶部原有的西日光殿东面,加建了东日光殿,完成了布达拉宫跨越几百年的修建历程。查看详情请点击,布达拉宫历史。布达拉宫是世界十大杰出土木石建筑之一,世界三大宫堡之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殿和世界上唯一一座政教合一的宫殿文化,主要由白宫。
2、山脚下的雪城,宫后的龙王潭公园等组成。主体建筑是白宫和红宫现状,白宫共七层,第四层的东有寂圆满大殿是白宫内的最大殿堂,也称为白宫东大殿,面积达717平米,是历代达赖喇嘛举行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
3、红宫共十三层,由达赖喇嘛的灵塔价值。经堂等组成,总建筑面积约余平米,第五层的西有寂圆满大殿为红宫内最大殿堂,占地1250多平米基本,历任达赖喇嘛继位坐床仪式便在此举行。布达拉宫内珍贵文物无数,主要有佛像。
4、佛教器物及室内装修等。蓝等各种色彩搭配。布达拉宫内的珍宝约有几十万件布达拉宫,其中以圣观音殿里的天然形成的檀香木圣观音最为珍贵和文,圣观音像与五世达赖喇嘛灵塔一起,被称为布达拉宫的镇宫之宝。
5、布达拉宫于1984因线路老化而失火,引起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于1989年和2001年分别投入5300万元,2亿人民币进行了大修和文,第一次大修后的布达拉宫现状,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派的专家鉴定,其保护状况和文物价值都够得上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基本,所以布达拉宫于1994年5月被列为“世界文物遗产名录”。布达拉宫位于拉萨市中心,其周边不足3公里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