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叶和木芙蓉叶(芙蓉叶和木芙蓉叶的区别)

芙蓉叶和木芙蓉叶(芙蓉叶和木芙蓉叶的区别)

很多朋友对于芙蓉叶和木芙蓉叶和芙蓉叶和木芙蓉叶的区别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中草药:木芙蓉叶的功效与作用

【异名】拒霜叶(《世医得效方》),芙蓉花叶(《普济方》),铁箍散(《湖南药物志》)。

【来源】锦葵科植物木芙蓉的叶片,植物形态详"木荚蓉花"条。

【采集】夏、秋二季,剪下叶片,晒干。须经常复晒,存放干燥通风处。

【药材】干燥叶片,有叶柄,粗约0.3厘米,黄褐色;叶片大形,常折叠,叶面灰绿色,叶背淡绿色,脉隆起,枝灰色星状毛。

①《本草图经》:"味辛,平,无毒。"

②《纲目》:"微辛,平,无毒。"

【归经】《玉揪药解》:"入手太阴肺、足厥阴肝经。"

【功用主治】凉血,解毒,消肿,止痛。治痈疽焮肿,缠身蛇丹,烫伤,目赤肿痛,跌打损伤。

②《滇南本草》:"可箍疮出头。"

③《纲目》:"清肺凉血,散热解毒。治一切大小痈疽肿毒恶疮,消肿排脓止痛。"

④《玉楸药解》:"清风泄热,凉血消肿。"

⑤《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外用接骨。"

【用法与用量】外用:研末调敷或捣敷。

【选方】①治阳疮肿疡,根脚散漫:五倍子一两(微炒),生大黄四钱,秋芙蓉叶六钱。醋一钟入杓内熬滚,投药末搅匀,敷患上留顶,以纸盖之,干则以醋扫之。一方加寒食面五钱。阴疽以及皮色不变、脓肿无头者,不可敷。(《疡医大全》吴氏铁箍散)

②治阳疮红焮,收根束毒:芙蓉叶(秋采)六钱,榆面二两,生大黄五钱,皮硝一两。研细,葱汁、童便调敷留顶,不特收束根脚,初起敷之可消。(《疡医大全》芙蓉膏)

③治痈疽肿毒:重阳前取芙蓉叶(研末),端午前取苍耳(烧存性,研末)等分,蜜水调涂四围,其毒自不走散。(《简便良方》铁井阑)

④治缠身蛇丹(带状疱疹):木芙蓉鲜叶,阴干研末,调米浆涂抹患处。(《福建中草药》)

⑤治汤火灼疮:油调荚蓉末敷。(《奇效良方》)

⑥治赤眼肿痛:荚蓉叶末,水和,贴太阳穴。(《飞鸿集》清凉膏)

⑦治小儿患锁喉:芙蓉叶捣汁,和鸡蛋煎成小块,贴囟门及肚脐。(《岭南采药录》)

⑧治久咳羸弱:九尖拒霜叶为末,以鱼鲊蘸食。(《世医·得效方》)

⑨治偏坠作痛:芙蓉叶、黄柏各二钱。为末,以木鳖子仁一个,磨醋调涂阴囊。(《简便单方》)

⑩治小儿惊风肚痛及急惊风:木芙蓉嫩叶,捣烂,和入鸡蛋煎熟作饼,贴儿脐上,冷则随换。(《岭南采药录》)

【临床应用】①治疗局部化脓性感染

取木芙蓉叶、花晒干,研粉过筛,加凡士林调制成1:4软膏,外敷患处(已溃者敷四周);亦可制成纱条用作疮口引流。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治疗疖、痈、蜂窝织炎、乳腺炎、深部脓肿等外科感染,早期能消肿、止痛、促进吸收,中晚期可加速局限,破溃排脓。应用过程中未发现有中毒、局部皮炎或其他并发症。

用木芙蓉叶1斤(鲜叶加倍),加凡士林2斤,文火煎熬至叶枯焦,过滤去渣,摊于消毒敷料上,或制成芙蓉叶膏纱布外敷,每日换药1次。治疗133例,烫伤面积最小为1%,最大为30%,多数为Ⅰ~Ⅱ°。除少数患者由于感染等原因配合其他中草药及抗菌素治疗外,均单用外敷。治疗时间最短3天,最长68天。芙蓉膏对烫伤具有收敛作用,能促使创面渗出液吸收,分泌物减少;用药后局部凉爽舒适、能迅速止痛。创面愈合很少瘢痕,无副作用。

取芙蓉叶晒干粉碎,过80号筛,将细粉用鸡蛋清调匀,涂于油纸上,贴于患处,外用纱布覆盖固定。每日换药2次,直至肿消。经治16例,用药后平均2~3天体温降至正常,4~6天肿胀消退;并发睾丸炎3例,平均10天治愈。平均住院7.5天。

木芙蓉叶的功效与作用

1解毒消肿

木芙蓉叶散热解毒,可用于痈疽肿毒、恶疮、缠身蛇丹、脓疱疮、肾盂肾炎、水火烫伤、毒蛇咬伤等症。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干品研末油调或熬膏。《纲目》:清肺凉血,散热解毒。治一切大小痈疽肿毒恶疮,消肿排脓止痛。《本草图经》:敷贴肿毒。

木芙蓉叶散热解毒,可用于痈疽肿毒、恶疮、缠身蛇丹、脓疱疮、肾盂肾炎、水火烫伤、毒蛇咬伤等症。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干品研末油调或熬膏。《纲目》:清肺凉血,散热解毒。治一切大小痈疽肿毒恶疮,消肿排脓止痛。《本草图经》:敷贴肿毒。

木芙蓉叶能清肺凉血,用于肺热咳嗽、肥厚性鼻炎、淋巴结炎、阑尾炎等症。还有止痛的作用,可用于跌打肿痛、偏坠作痛。

木芙蓉叶主要含芸香苷、山奈酚–3–O–β–芸香糖苷、山奈酚–3–O–β–刺槐双糖苷等黄酮苷,还含有酚类、氨基酸、还原糖等成分,其中黄酮苷和甾醇类为主要活性成分。

1、木芙蓉对滴虫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同时体外抑菌实验结果也显示,木芙蓉对绿脓杆菌及大肠杆菌1∶2有抑制作用,对葡萄球菌1∶4有抑制作用,对白色念珠菌无抑制作用。

2、研究木芙蓉水煎剂对角叉菜致大鼠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切除大鼠双侧肾上腺后木芙蓉水煎剂对角叉菜所致大鼠足肿胀仍有显著抑制作用,说明木芙蓉具有明确的抗非特异性炎症作用。

3、保护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李孝鹏等研究木芙蓉叶有效成分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TNF-α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灌注24h后,ECHM治疗组和对照组大鼠血BUN和SCr水平均较假手术组大鼠明显升高,肾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明显。

木芙蓉叶有什么功效木芙蓉叶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分类可能首先是按照中药的种类在分,但是其实每一种中药都有一个细的分类,比如植物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草药,还要根据入药部位的不同进行分类,比如有根茎叶的区别,而木芙蓉叶就是一种叶子中药,那么,一般木芙蓉叶有哪些功效呢?

【别名】拒霜叶、芙蓉花叶、秋芙蓉叶。

【英文名】FoliumHibisciMutabilis

【来源】锦葵科植物木芙蓉HibiscusmutabilisL.的叶。

【植物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树皮灰白色,茎有星状毛及短柔毛。叶互生,宽卵圆状心形,花单生枝端叶腋,小苞片8,线形;萼钟形,5裂,裂片卵状三角形,苞片及萼片密生黄褐色茸毛;花瓣5或重瓣,宽倒卵圆形,初开时白色或淡红色,后变深红色,花径8厘米;单体雄蕊;雌蕊1枚,子房5室,柱头5裂。蒴果扁球形,直径约2.5厘米,生黄色刚毛及绵毛,果瓣5。种子多数,肾形。花期8~10月,果期9~11月。

【产地分布】分布于河南、广西、四川等地。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摘完整青叶,扎成小捆,晒干。

【药材性状】有叶柄,粗约0.3厘米,叶片多卷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圆状心形,黄褐色,叶片大型,常折叠,叶面灰绿色,叶背淡绿色,脉隆起,被灰色星状毛。质脆易碎,气微、味微辛。

【性味归经】性凉,味微辛、苦。归肺经、肝经。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止痛。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凉血药。

【临床应用】用量10~30克,煎服;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患处。用治肺热咳嗽、吐血崩漏、痈肿疮毒、淋巴结炎、阑尾炎等,外用治痈节脓肿,烧伤烫伤等。

【药理研究】药理实验表明,叶、花流浸膏具有明显抗菌作用。

【化学成分】含黄酮苷、酚类、氨基酸、鞣质、还原糖等。尚有报道,含延胡索酸、芦丁、槲皮苷、异槲皮苷、大黄素、山柰酚-3-O-β-芸香糖苷等成分。

①治痈疽肿毒:重阳前取芙蓉叶(研末),端午前取苍耳(烧存性,研末),等分。蜜水调涂四周,其毒自不走散。(《古今医统》铁井栏)

②治缠身蛇丹(带状疱疹):木芙蓉鲜叶阴干研末调米浆涂抹患处。(《福建中草药》)

③治腮颚肿痛,或破成疮:芙蓉叶不拘多少。捣烂敷之,以帛系定,日一换。(《奇效良方》芙蓉敷方)

④治毒蛇咬伤:木芙蓉鲜叶、花适量。洗净,加食盐少许,捣敷伤日周围肿胀处,每天换2次。(《浙江药用植物志》)

⑤治跌打扭伤:木芙蓉鲜叶、花适量,捣烂外敷;或晒干研粉,酒、醋或茶汁调搽。(《濒江药用植物志》)

⑥治赤眼肿痛:芙蓉叶末,水和,贴太阳穴。(《飞鸿集》清凉膏)

⑦治肺痈:木芙蓉叶15克(或根60克),煎水,加蜂蜜适量调服。(《安徽中草药》)

熬药时火候的大小,直接影响着药物的发挥。比如芳香类、解表药物,在大火急煎下,药效才会最大程度的发挥;而滋补性中药,应小火久炖,才会使药效达到最高。不过一般情况下,只需要先武火煎煮10分钟,再转为文火煎煮20分钟,两遍熬煮合计1小时左右即可。

芙蓉叶和木芙蓉叶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芙蓉叶和木芙蓉叶的区别、芙蓉叶和木芙蓉叶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