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的事例 200字
焦裕禄,革命烈士,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时值该县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编辑于 2020-04-09
查看全部8个回答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有关焦裕禄的故事150字
1962年冬,焦裕禄受党的委派来到了兰考,当时,正是中国国民经济处于暂时困难时期,兰考的风沙、内涝、盐碱等自然灾害很严重,农业产量很低,群众生活很苦,焦裕禄同志以高度的革命精神,对干部和群众进行思想教育、阶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激起县委领导班子和人民群众抗灾自救的斗志,掀起了挖河排涝、封闭沙丘、根治盐碱的除“三害”斗争高潮。在除“三害”斗争和各项工作中,焦裕禄以身作则、带病实干、严于律己、关心群众。后来,因积劳成疾,1964年5月14日,因肝癌不幸去世。年仅42岁。扩展资料 1、焦裕禄热爱本职焦裕禄同志,无论是在厂矿企业工作,还是在党政机关工作,他都能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 2、焦裕禄甘于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当组织上安排焦裕禄同志到环境、条件较差的兰考县任县委书记时,他没有任何抱怨,没有任何要求条件,而是积极主动地投入了工作,很快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为了尽快改变兰考的贫困落后面貌,他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吃苦在前,积极带领兰考人民,同内涝、风沙、盐碱三大自然灾害作斗争,一直坚持带病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可以说,焦裕禄同志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焦裕禄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焦裕禄同志对人民群众怀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他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在工作中认真履行职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焦裕禄的故事简短概括是什么
焦裕禄的故事简短概括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人民的好公仆。
焦裕禄(1922年8月16日~1964年5月14日),男,汉族,山东淄博博山县北崮山村人,原兰考县委书记,干部楷模,革命烈士。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所表现出来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被后人称之为“焦裕禄精神”。
1922年8月16日,焦裕禄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194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0年,被任命为尉氏县大营区委副书记兼区长,1954年8月相继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起重机厂机械加工车间进修,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1964年5月14日因肝癌病逝于郑州,终年42岁。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评选活动中,焦裕禄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9年9月25日,焦裕禄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焦裕禄的故事20字
1941年,焦裕禄的父亲因为交不起捐税,被逼自杀。焦裕禄在“自传”中写道:“1941年,家庭没啥吃,又欠下了外债,我还要结婚,父亲终日愁闷,秋天上吊自杀了。”1942年,焦裕禄又以“共产党嫌疑”的罪名,被日军抓到东北抚顺大山坑煤矿当苦力。他在“自传”中写道:“这年6月下旬的一天,吃过早饭,突然听到大门外狗叫(得)非常厉害,我赤着脚光着背到大门口一看,两个鬼子一个翻译,持着枪在看我家门牌。我见势头不对,便出大门向南拐弯,想跑掉,但未走多远,从南面过来两个汉奸便衣,各持手枪,迎头碰上,一把将我抓住……从此开始了残酷的地狱生活。”
1943年8月,焦裕禄从东北逃回家乡。这一年因年景不好,又没有良民证不敢出门,他就携妻儿逃难到江苏宿迁给地主胡泰荣打长工。在1955年4月填写的“党员干部简历表”中,焦裕禄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回家后没啥吃,将以前爱人的嫁妆衣服等全卖光了,曾两天吃了半斤豆腐。没有伪军发的良民证不敢出大门,见到穿黄军装的就浑身发抖,夜里听见狗叫就害怕,实在走投无路……无奈才与老婆带着孩子跑到郭庄村岳母家,与岳母一起跟黄台村几家老百姓逃荒到江苏省。”
焦裕禄简介的故事
1、962年冬,焦裕禄受党的委派来到了兰考,当时,正是中国国民经济处于暂时困难时期,兰考的风沙、内涝、盐碱等自然灾害很严重,农业产量很低,群众生活很苦,焦裕禄同志以高度的革命精神,对干部和群众进行思想教育、阶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激起县委领导班子和人民群众抗灾自救的斗志,掀起了挖河排涝、封闭沙丘、根治盐碱的除“三害”斗争高潮。
2、在除“三害”斗争和各项工作中,焦裕禄以身作则、带病实干、严于律己、关心群众。后来,因积劳成疾,1964年5月14日,因肝癌不幸去世。年仅42岁。
3、在兰考任县委书记时,焦裕禄同志在困难面前不退缩、不畏惧,坚持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
4、他深入到生产第一线,把群众的革命干劲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结合起来,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摸索自然条件和客观规律,从而找到了改造客观世界、战胜自然灾害的正确途径。在兰考的除“三害”斗争中立下了不朽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