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寒食节的故事或传说
1、寒衣节,又称“冥阴节”或“祭祖节”,其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最早起源于为周代,也是古代北方人民用来祭扫祖送寒衣的节日。历史上寒食节的故事有不少,其中比较出名的就是孟姜女千里送寒衣。
2、孟姜女千里送寒衣:相传秦朝的时候,江南松江府孟、姜两家,种葫芦而得女,取名孟姜女,配夫范喜良。后来范喜良被抓到北疆修筑长城,他的妻子孟姜女不远千里寻夫送寒衣。可惜等到她寻到长城脚下,才得知自己的丈夫已死,尸体直接被埋筑城墙里。此时孟姜女悲愤交加,向长城昼夜痛哭,终于感动天地,直接哭倒了埋有她丈夫尸体的那一片长城,这才找到自己的丈夫。
二、寒食节的故事
1、在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被逼逃亡,介子推割下了自己腿上的肉,给晋文公来填饱肚子。后来,晋文公重耳奋发努力,成为一代名君。但是介子推却不想要功名利禄,和母亲一起归隐绵山。
2、晋文公为了逼介子推出山来帮助他,于是下令放火烧山。结果,介子推和母亲死也不肯出山,被烧死在绵山的一颗柳树下。晋文公被他的忠臣之志所感动,将其葬于绵山并修祠立庙。因为介之推是火烧死的,人们在这天不忍心举火,吃冷食,所以叫寒食节。
3、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4、寒食节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节日,源于祭祖,后附会以介子推的故事。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是沿袭了远古的改火旧习。
5、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寒食节
三、寒食节的故事名字叫什么
1、寒食节的故事名字叫“火烧介子推”。
2、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时代,晋文公想要赏赐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介子推,可是介子推已隐居山林。晋文公放火烧山,火熄灭后,人们在一棵柳树下发现介子推的尸体。晋文公非常伤心和懊恼,将介子推安葬在柳树下。晋文公便将放火烧山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人民禁止用火、寒食一天,以纪念介子推的忠诚。
3、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后的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
4、寒食节还有“一百五”的别称,这是由于寒食节时在冬至日后的105天。宋代苏辙的一首诗《新火》:“昨日一百五,老樨俱寒食。”宋代梅尧臣《依韵和李舍人旅中寒食感事》:“一百五日风雨急,斜飘细湿春郊衣。”
5、寒食禁火,把冬季保留下来的火种熄灭了。到了清明,又要重新钻木取火。唐代诗人王表的诗:“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火出万家烟。”
6、寒食节源于春秋时,介子推被焚于介休绵山。晋文公下令在子推忌日禁火、寒食,以寒食寄哀思。到唐代时已形成全国性法定节日,后与清明节合二为一,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形成最早的节日。寒食节距今二千六百四十年,期间各历史时期、节日期限不等,先后有五日、百五日、一月、三日和二、五、七日,最后变为一日。由介休,太原郡到全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