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黄杨叶子的形状是什么
卵形,椭圆状或长圆状,披针形以至披针形。
大叶黄杨是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株高3-8m。小枝近四棱形。单叶对生;叶柄长约1mm;叶片厚革质,倒卵形,长圆形至长椭圆形,长3-6cm,宽2-3cm,先端钝尖,边缘具细锯齿,基部楔形或近圆形,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
1、栽培技术:常用扦插繁殖,以梅雨季节扦插生根快。选择半木质化成熟枝条,12-15厘米长,插入沙、土各半的苗床,插后20-25天生根。扦插于春、夏进行均可,插后初期要搭棚遮荫,保持苗床湿润。大叶黄杨通常培育成球形树冠再栽植。
2、田间管理:苗木移植多在春季3-4月进行,大苗需带土移栽。主要管理工作是修剪整形。经修剪者,其枝条抽生极易,故一年需多次修剪,以维持一定树形。
3、病虫害防治:大叶黄杨虫害有长介壳虫、扁刺蛾及黄杨斑蛾危害叶部,应注意防治。介壳虫,可用松脂合剂20倍液防治;扁刺蛾及黄杨斑蛾在幼虫期用40%氧化乐果或水胺硫磷1000倍液防治。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大叶黄杨叶
大叶黄杨的叶子厚度
1、大叶黄杨园林绿化中常用的绿篱苗木和灌木球,还有一个名字叫冬青。植株高度1~8米高,卵圆形树叶革质对生,表面光滑油亮,也长2~6厘米,宽度2~5厘米,每年5月是大叶黄杨开花的季节,种子7月8月成熟。
2、大叶黄杨生性喜欢光照充足的环境,又耐阴,每日光照5小时以上即可,半阴环境生长好。大叶黄杨耐寒性非常强,整个黄河流域和新疆,甘肃,河北,东北地区都能栽植,冬季自然越冬,生命力顽强,北方少有的常绿植物。耐旱性一般,苗圃栽植要求经常浇水,保持充足。在肥沃深厚的土壤生长迅速,旺盛,萌发能力更强。作为绿篱苗和修剪成大叶黄杨球,它的萌芽能力特别好,耐修剪,几乎每个叶片都能发出新芽。另外还有几个主要的变种:金心黄杨,金边黄杨,银边黄杨,北海道黄杨。
3、繁殖主要是扦插,一年2次好季节,5月和8月,剪取当年生枝条,每节有2~3个叶芽,长度8~10厘米为宜。扦插距离3*8公分,夏季要覆盖遮阳网降温,苗床土质要求沙土好,沙土不易长杂草,透气性好,易生根,扦插后60天生根发芽。
4、栽植后要马上浇水,工程用苗更要及时,从挖苗到栽植一般2天左右,此时苗木正在缺水状态,栽植下去了保持2天浇一次,连续浇4次水,苗木成活率可达95%以上,大小苗都适用。在苗木成活后,不要急于施肥,大叶黄杨球栽植90天以后可施第一次肥,按树形大小而定,复合肥,耐肥均可。小苗栽植后30天撒施复合肥一次,每亩地50公斤。大叶黄杨耐肥,肥料充足,年生长量可达1米高以上,冠幅50公分以上。
大叶黄杨叶子的厚度是多少
大叶黄杨(scientific name: Podocarpus macrophyllus)的叶子厚度因生长环境、生长状态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大叶黄杨的叶子厚度在0.2-0.3毫米之间。叶片的厚度可以影响其光合作用和光合产物的转运,同时也是叶片生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参数。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厚度仅供参考,具体数值可能会因环境和生长条件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