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毛遂自荐的主人公是谁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毛遂自荐的主人公是谁以及入木三分的主人公是谁的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毛遂自荐的主人公是
1、战国时,秦军在长平一线,大胜赵军。秦军主将白起,领兵乘胜追击,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
2、大敌当前,赵国形势万分危急。平原君赵胜,奉赵王之命,去楚国求兵解围。平原君把门客召集起来,想挑选20个文武全才一起去。他挑了又挑,选了又选,最后还缺一个人。门下有一个叫毛遂的人,走上前来,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毛遂(我)听说先生将要到楚国去签订‘合纵’盟约,约定与门下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而且不到外边去寻找。现在还少一个人,希望先生就以(我)毛遂凑足人数出发吧!”平原君说:“先生来到(我)赵胜门下到现在(有)几年了?”毛遂说:“到现在(有)三年了。”平原君说:“贤能的士人处在世界上,好比锥子处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显现出来。现在,处在(我)赵胜的门下已经三年了,左右的人们(对你)没有称道(的话),赵胜(我)也没有听到(这样的)赞语,这是因为(你)没有什么才能的缘故。先生不能(一道前往),先生请留下!”毛遂说:“我不过今天才请求进到囊中罢了。如果我早就处在囊中的话,(我)就会象禾穗的尖芒那样,整个锋芒都会挺露出来,不单单仅是尖梢露出来而已。”平原君终于与毛遂一道前往(楚国)。那十九个人互相用目光示意嘲笑他却都没有说出来。
3、到了楚国,楚王只接见平原君一个人。两人坐在殿上,从早晨谈到中午,还没有结果。毛遂大步跨上台阶,远远地大声叫起来:“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简单而又明白,为何议而不决?”楚王非常恼火,问平原君:“此人是谁?”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门客!”楚王喝道:“赶快下!我和你主人说话,你来干吗?”毛遂见楚王发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走上几个台阶。他手按宝剑,说:“如今十步之内,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见毛遂那么勇敢,没有再呵斥他,就听毛遂讲话。毛遂就把出捕援赵有利楚国的道理,作了非常精辟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话,说得楚王心悦诚服,答应马上出兵。不几天,楚、魏等国联合出兵援赵。秦军撤退了。平原君回赵后,待毛遂为上宾。他很感叹地说:“毛先生一至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赵国。”
4、成语“毛遂自荐”由此而来,比喻不经别人介绍,自我推荐担任某一项工作
《毛遂自荐》的主人公是谁
1、《毛遂自荐》的主人公是毛遂。毛遂战国时期平原君赵胜的门客。公元前257年,自荐出使楚国,促成楚、赵合纵,声威大振,并获得了“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
2、毛遂是战国时期赵国人,今河北省鸡泽县毛官营村人,身为赵公子平原君赵胜的门客,居平原君处三年未得展露锋芒。
3、毛遂自荐的故事为战国时赵孝成王九年,秦兵攻打赵国,赵孝成王命令平原君赵胜到楚国去求救,平原君的门客毛遂主动自荐随同前去。平原君与楚王谈判半天没有成效,毛遂手拿宝剑走上宫殿,陈述利害关系,终于打动楚王出兵联合抗击秦国的侵略。
毛遂自荐的主人公是谁 主人公是毛遂
1、毛遂自荐的主人公是毛遂。毛遂在平原君选备人物去楚时,自赞自荐,并以囊锥为喻,说如让自己处于囊中,早已脱颖而出。在平原君与楚王谈判时,毛遂威言并加,才华毕露,谈判得以成功。
2、平原君因此认识了毛遂的一言有重于九鼎的能耐。后遂用毛遂自荐谓自我推荐,自告奋勇。用锥处囊、锥在囊、等称誉才华或有才华之人,写其才华未得显露或得以施展。
历史典故:毛遂自荐的主人公是谁
1、毛遂(公元前285年-公元前228年),一说为战国时期薛国(今山东省枣庄市滕州)人,另一说为战国时期荥阳郡阳武(今河南新乡市原阳县)人。
2、浙江衢州《清漾毛氏族谱》是一部民间修纂的私家谱牒,是衢州毛氏现存最完整的族谱。2002年3月,该族谱被国家档案局和中央档案馆首批公布为“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3、在原阳毛遂故里遗址,有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张政烺先生题写的“毛遂之乡”碑,有中国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史树青先生和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曹肇基先生分别题写的“毛遂故里”碑等。其中,“毛遂之乡”碑,立于“自荐亭”中。这些当代史学界的专家、学者都对原阳是毛遂故里给予了充分肯定。
4、年轻时游赵国,为赵国公子平原君赵胜门下的食客,在平原君门下三年没有名声,不被人所知。江南毛氏始祖毛宝是毛遂的第三十世孙,毛遂是毛伯郑的第二十二世孙,毛姓因姬郑封毛国而得姓,毛国的封地在今河南原阳县。因此,原阳不仅是名人毛遂的故里,还是毛姓的发源地。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毛遂自荐的主人公是谁和入木三分的主人公是谁的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