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楼房抗震几级
1、一般楼房抗震6~7级,这是建筑工程质量基本要求。我们国家过去建5层以下的住房大都是预制板结构的楼房,工程质量难以保证,一但遇到地震,预制板楼房就要倒塌,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2、因此,国家质监部门硬性要求新建筑的楼房必须抗震6~7级以上。
二、二层小楼抗震标准。
1、抗震标准;设计院是按所在地的地质情况确定。当然标准越高越好,但是抗震强度越高,建筑造价越高。所以设计院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性价比比较高进行确定。
2、正常情况下,一般地区会选择烈度7度。毕竟我们国家还不是很富裕,所以设计院会这样确定。
三、高层居民楼抗震标准
1、18层楼房抗震等级通常是在6-7级,但是更牢固的建筑抗震可以达到7.5级,而特别的建筑甚至可以达到8级以上,但是抗震等级通常是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来设定,是和设防类别、烈度、建筑物的高度以及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四个方面相关,从而采取不同抗震等级来设计。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会有四类抗震设防,分别是:
2、甲类:如果出现涉及到国家安全的重大建筑或者是出现地震时可能会引发特别重大的灾害时,需要进行特殊设防。
3、乙类:在地震时,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不能中断、与生命相关或者是地震中大量人员出现伤亡的重大灾害的后果时,也需要提高设防标准。
4、丙类:大量的除特殊设防类、适度设防类等之外的标准进行设防的建筑物。
5、丁类:人员较少,即便地震震损,也不会产生灾害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降低建筑物的建设要求。
四、抗震设防类别丙类是几级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应为6级到9级抗震。
建筑工程应分为以下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标准设防类:指大量的除1、2、4款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建筑。简称丙类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抗震设防烈度在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防。抗震设防通常通过三个环节来达到: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即确定建筑物必须达到的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五、国家公共建筑抗震标准
答:1、设防烈度为9度,房屋的高度不能超过25米,两个类别的抗震级别都是一级。
2、设防烈度为8度,30米以上的框架结构建筑必须用到一级抗震,30米以下的可以是二级,但是大跨度公共建筑都必须采用一级抗震。
3、设防烈度是7度,30米以上的框架结构建筑必须用到二级抗震,30米以下的可以是三级,但是大跨度公共建筑都必须采用二级抗震。
4、设防烈度是6度,即最低烈度,则30米以上的框架结构建筑必须用到三级抗震,30米以下的可以是四,但是大跨度公共建筑都必需采用三级抗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