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礁慈济宫的历史(白礁慈济宫保生大帝)

白礁慈济宫的历史(白礁慈济宫保生大帝)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白礁慈济宫的历史的问题,以及和白礁慈济宫保生大帝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白礁和青礁慈济宫谁是祖宫

白礁和青礁慈济宫都是台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都有着悠久的历史。白礁慈济宫是在清朝时期建立的,最初是为了祭祀妈祖而创建的。青礁慈济宫也是清朝时期建立的,它最初是为了纪念一位名叫施捷真的人而建立的。作为两座历史悠久的宫庙,它们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都非常丰富。

白礁慈济宫的建筑风格以明清建筑为主,宫殿的结构和装饰十分精美。它的主殿是妈祖殿,一旁还有关帝殿、文昌殿和武财神殿等。而青礁慈济宫则以桥式建筑为主,它的屋顶特别有特色,是一种传统的双拱形屋顶。宫内正殿是施捷真神像,神像高大且威严,非常让人肃然起敬。

白礁慈济宫和青礁慈济宫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白礁慈济宫拥有浓厚的民间信仰氛围,每年的妈祖节都会吸引大量的信徒前来朝拜。而青礁慈济宫则是一个纪念施捷真的场所,它不仅是一个宗教场所,还是一个展示当地文化的重要场所。

作为两座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宫庙,白礁和青礁慈济宫在台湾地区都有着重要的地位。白礁慈济宫是妈祖信仰的重要场所,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信徒前来朝拜。青礁慈济宫则是一个展示当地文化和历史的重要场所,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

如果你想前往白礁和青礁慈济宫参观,可以选择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自驾前往。白礁慈济宫位于台湾云林县斗六市,交通比较便利,可以搭乘公共汽车或客运前往。青礁慈济宫位于台湾彰化县芬园乡,交通相对较为不便,需要自驾前往或者搭乘当地的客运。

6.参观白礁和青礁慈济宫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参观白礁和青礁慈济宫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首先,要尊重当地的宗教文化和习惯,不得随意触碰或损坏宫内的器物;其次,要注意安全,遵守参观规定,不得在宫内奔跑或吵闹;最后,注意保持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或乱涂乱画。

白礁和青礁慈济宫作为两座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的宫庙,它们不仅是当地人信仰和文化的象征,也是台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存在,不仅是对当地历史的见证,也是对台湾历史的见证,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白礁和青礁慈济宫作为两座历史悠久的宫庙,保留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台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建筑风格精美,文化意义深远,不仅吸引了大量的信徒前来朝拜,也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作为一个文化爱好者,一定要前往白礁和青礁慈济宫,感受台湾的历史和文化魅力。

青礁慈济宫的历史沿革

1、该宫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奉祀北宋著名的民间医生吴夲(音tāo)。吴夲(979~1036),字华基,号云冲,出身于白礁村的贫苦农民家庭,年轻时云游四方,拜师学医并选定龙池岩作为其修道、炼丹、行医之处。吴夲不仅医术高明,且医德高尚,治病不分贵贱,不取报酬。宋明道二年(1033)漳州、泉州瘟疫流行,因吴夲义诊施药而得以存活者难以计数。民间还流传吴夲治愈宋仁宗母后的乳癌,被封为“妙道真人”而扬名四海的事迹。景祐三年(1036)五月初二,吴夲在文圃山采药不幸坠崖而死,时年58岁。

2、吴夲逝世的第二年,即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年),白礁村的父老乡亲为纪念这位救死扶伤的名医,自发筹款在家乡建“龙湫庵”,庵内雕塑吴真人形象,虔诚供奉。宋绍兴二十年(1150年)宋高宗颁诏动支银库、遣使监工,把龙湫庵改建为一座宫殿式的庙宇,赐名“慈济庙”。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后因进香人数众多,又在吴夲炼丹处另建青礁慈济庙,由此形成东西两庙。淳祐元年(1241),奉敕改庙为宫,白礁慈济宫称西宫,青礁慈济宫,也则称东宫,为彰示吴夲的德行,自宋代以来,历朝皇帝先后予以追赐封号之殊荣,其中尤以北宋仁宗追封的“妙道真人”和明成祖追封的“保生大帝”最为著名,吴夲亦因此被民间称为“吴真人”、“保生大帝”或“大道公”,成为备受后人敬仰的医神和乡土保护神。明末清初,白礁300多人随着郑成功收复台湾,对吴真人的信仰也随之广泛传入台湾和东南亚地区。至今,仅台湾就有数以百计的吴真人宫庙,还成立了“台湾保生大帝庙宇联谊会”,这些经由大陆传炉的宫庙都遥奉漳州的白礁慈济宫和青礁慈济宫和为祖庙,每年组织大规模进香团前来举办瞻仰法会。

3、现存青礁慈济宫重建于清初,系重檐歇山顶砖石木结构三进建筑,坐西朝东,建筑面积1305平方米。中轴线自东向西逐渐增高,前殿重楼,由檐廊、门厅和钟鼓楼组成;中殿为正殿,内供吴真人神像,殿前有拜亭。后殿重建于1989年,内供佛道诸神。三殿由两侧廊庑通连。宫内保存大量珍贵的石雕、木雕、彩绘艺术品,体现了闽南匠师精湛的工艺水平。

4、青礁慈济宫还保存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嘉庆十九年(1814)、咸丰四年(1854)和光绪二十二年(1896)四方重修碑记,是研究宫庙历代沿革的重要文献资料,而宫庙西北侧山上的丹井、丹灶和石臼,则是吴夲当年采制药草使用过的文物。

5、1989年至1991年,台湾的吴真人信徒捐资重修三殿。2000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按历史原状修复魁星楼和武圣楼。青礁慈济宫1988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6、1991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7、1996年与白礁慈济宫共同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为“青、白礁慈济宫”。

8、2001年,被厦门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涉台文物古迹。

9、保护范围:由建筑体向四面延长40米为界。

慈济宫的历史

1、以后部分忠贞军在此定居,并建学甲慈济宫奉祝保生大帝神像。三百多年来,每年的三月十一日,台湾各地保生大帝庙宫都要聚集学甲慈济宫,举行规模盛大的上白礁竭祖祭典活动。如今,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台湾各地善信到白礁慈济祖宫竭祖进香。

2、白礁慈济祖宫建宫八百多年来,历经数次重大重修,全依海内外善信鼎立资助,均有勒石纪念。

3、一九八九年来,蒙龙海市有关部门(当时归属龙海市管辖,现已划分到漳州台商投资区)重视支持协调,台湾保生大帝庙宇联谊会会长周大围大德组织发动筹募人民币壹佰二十多万元和黄金箔三十五万张投入祖宫大修,兼蓄历代艺术精髓,又利用现代科学手段,至此,白礁慈济祖宫更加金碧辉煌。

4、近几年来,白礁慈济祖宫已成为漳州台商投资区旅游胜地,海内外朝圣的信徒和游客络绎不绝。

白礁慈济宫的历史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白礁慈济宫保生大帝、白礁慈济宫的历史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