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柳州风行菱智配件
1、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从创建于1954年的前身柳州农业机械厂算起至今,已走过了五十几个春秋。从生产简单农业机械到跨入到汽车行业发展,柳汽人以“自立自强,创优创新”的企业精神,“同心同德,为国为民”的伟大情怀配件,牵来“柳江”奔腾柳州,借得“东风”浩荡,架着“乘龙”腾飞,唤出“风行”天下,谱写了一曲不屈不挠,奋进前行的造车之歌,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特研发出6×4和8×4两款霸龙507的渣土车。霸龙507渣土车兼顾保证城市环境和驾驶员的健康安全,采用全封闭车厢,驾驶室采用国内独一无二的五道隔热技术,密封性提高35%,驾驶室内标配大功率名牌空调。
2、为了方便维修和更换配件,东风柳汽在南宁服务站12家,配件商2家,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将渣土车长时间丢在半路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东风,原柳州汽车厂,的前身是“柳州农业机械厂”,创建于1954年10月6日,原厂址在柳州市水南街76号,沐浴着新中国的阳光雨露,柳农从无到有。为支援农业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发展成为广西汽车工业的发祥地。1955年,广西省政府把柳农定为广西生产五三步犁,双轮双铧犁等新式农具主导厂。
3、1956年初,广西省政府决定投资130万元,在柳州市蝴蝶岭征地148,902亩建设柳农新厂。3月27日,第一期工程破土动工。第二期工程9月竣工。11月柳农按照广西工业厅的安排,开始试制水轮泵。
4、1957年1月,柳农完成首台30-4-15型水轮泵试制任务。4月又完成40型水轮泵试制任务,通过鉴定后投入批量生产。柳农从此成为全国水轮泵的主要生长厂家。
5、1958年全国进入“大跃进”年代,柳农卷入了大办钢铁的运动。当年7月25日和8月25日,柳州市人民政府先后批准拨维修服务,征土地65,53亩和139,622亩给柳农筹建“柳州市机床厂”,该厂于1961年5月划出成为独立企业,和“柳州市红旗钢铁厂”配件,该厂于1959年6月停产,
东风菱智维修服务站
1、1960年,国家陷入经济困难,柳农奉上级指示生产犁头。锄头等农具支援农业生产。
2、1961年3月13日,根据中共广西区委员会计划工业办公室通知,柳农升格为区属企业东风。1963年起,柳农集中力量生产水轮泵维修服务,形成10到100的系列型号产品。
3、源源不断供应全国农村,1964年1月底,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视察柳农,3月25日,朱德委员长又亲临柳农视察水轮泵生产。柳农生产的20型30型40型60型水轮泵赴京参加国家科委主办的全国工业新产品展览会,荣获国家一等奖。9月16日,40型水轮泵奉命出国展览。
4、1965年,柳农生产的水轮泵开始出口越南。阿尔巴尼亚等国,执行援外项目。1968年。为农业生产作出重大贡献的水轮泵严重滞销,柳农陷入严重困境,工厂应向何处去,今后生产什么产品,这个问题严峻的摆在柳农人面前,当时柳农拥有职工825人,固定资产原值364。
5、占地平方米,山穷水尽疑无路风行,柳暗花明又一村,正当柳农四处寻出路之际,全国衔起了一个生产汽车的热潮。柳农人高瞻远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