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怎么发放的
职业年金发放的步骤如下:
1、现在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基本上都有两张养老待遇发放卡。一张是社保卡,用于发放每月有养老保险基金发放的基本养老金;另一张就是职业年金发放的银行卡了。
2、职业年金到领取时可以按照职业年金个人账户的余额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月数,确定每月领取的额度。只能按月领取,不能一次性提取。实际上按月领取的职业年金还应当按照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额度缴纳个人所得税,一般税率是3%。
3、职业年金个人账户里的余额,每领取一部分都会扣减一部分,直至领取完为止。同时,积累在职业年金个人账户里的钱数,每时每刻仍然会根据投资情况计算收益,全当我们自己强制积累了一项养老年金基金而已。
职业年金的介绍
职业年金是由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共同缴纳的,企业及其人员不缴纳职业年金,但也有类似的,那就是企业年金。机关事业单位是在2014年10月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此前很多地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不缴纳养老保险的,但之后都必须缴纳养老保险。
而为了弥补养老金制度改变而带来的养老金差距,国家推出了职业年金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需要按要求缴纳,在退休之后领取。
事业单位退休后职业年金怎么发
领取职业年金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退休后一次性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然后按保险约定按月领取待遇;
2、退休后选择按退休时对应的计发月数计发,发完为止;
3、出国(境)定居,可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4、在职期间去世,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注:1和2为单选项,参保人选定后不得更改。
职业年金的建立本身是为了防止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退休待遇有所降低而做出的一种补偿机制。因此,它的领取并不跟企业年金一样,到达退休时可以一次性领取。
职业年金是到达退休年龄后只能按月领取或者一次性领取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按月领取的模式需要按照本人退休时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计发月数的模式计算,每月领取的职业年金领取额度。
比如说的退休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里有10万元,60岁退休的计发月数是139个月,这样每月可以领取720元左右的职业年金。
注意按照国家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的有关规定。按月领取职业年金时,所以领取的职业年金额度作为应税所得额,按照工资薪金所得计算个人所得税。职业年金是没有免税额度的。
也就是说,如果每月领取720元的职业年金,由于不超过3000元只能按照3%扣缴个人所得税,也就是每月需要缴纳21.6元,实际到手每月不到700元。随着职业年金个人账户积累额度的不断提升,未来领取职业年金的钱数也会越来越多,适用的税阶会提高的。
为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保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生活水平,机关事业单位及其编制内人员在参加机关事业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同时缴纳职业年金。职业年金制度相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而言,是一种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职业年金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单位缴纳个人缴费工资的8%,职工缴纳个人缴费工资的4%,形成了职业年金基金。改革后退休的人员,根据他(她)所积累的职业年金总额和收益,社保部门按规定计算出他(她)每月应享受的职业年金待遇,这笔费用是从职业年金基金里支付的。
由此可见,改革后退休人员应享受的退休待遇包括基本养老金和职业年金,这两种待遇是两码事,是从不同的基金里支付的。前期,因省级社保部门暂不具备发放职业年金条件,为保障您能按时足额领取基本养老金和职业年金待遇,我省将职业年金暂由属地社保部门代发,即您现在每月领取的待遇中包含了基本养老金和职业年金两部分。
职业年金和养老金的区别如下:
1、定义不同。
职业年金是指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参加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是指强制实施的为保障广大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养老保险。
2、参保范围不同。
职业年金参保范围包括按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以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编制内的工作人员。而基本养老金参保范围为企业职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城乡居民。
3、缴费比例不同。
职业年金单位缴纳工作总额的8%,个人缴费工作的4%。而基本养老金缴纳比例依据劳动部地方规章。
4、领取方式不同。
职业年金退休后按月领取,而基本养老金退休后依据当地规则领取。
5、管理方式不同。
职业年金是由各省的人社局和人社厅将资金委托至受托管理职业年金基金财产的法人受托机构,受托人委托至投资。而基本养老金是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管理,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将部分资金委托至投资管理人管理。
法律依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的通知》
第四条职业年金所需费用由单位和工作人员个人共同承担。单位缴纳职业年金费用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4%,由单位代扣。单位和个人缴费基数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一致。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国家适时调整单位和个人职业年金缴费的比例。
第九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领取职业年金:
(一)工作人员在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并依法办理退休手续后,由本人选择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的方式。可一次性用于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依据保险契约领取待遇并享受相应的继承权;可选择按照本人退休时对应的计发月数计发职业年金月待遇标准,发完为止,同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享有继承权。本人选择任一领取方式后不再更改。
(二)出国(境)定居人员的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可根据本人要求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三)工作人员在职期间死亡的,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未达到上述职业年金领取条件之一的,不得从个人账户中提前提取资金。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是什么意思
一、职业年金是指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二、职业年金是用人单位在参加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在国家政策指导和监督下实施的一种具有一定程度互济性和强制性的社会保险项目,是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和辅助。
三、概念
1、职业年金是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为雇员或公职人员提供补充养老保险的总称,具体的就是在国家统一监督、指导下,仅限于事业单位及政府机关依据自身实际情况,由公职人员和事业单位共同缴费组成养老保险费,以符合事业单位工作性质、公职人员的职业特点,为公职人员提供退休收入保障的养老金保险制度。
2、职业年金与当前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相似,区别在于单位的主体性质和职工人员的性质不同。按照国外职业年金运行情况,职业年金主要特点应为:
(1)、具有保险性和稳定性功能
职业年金是国家为公职人员退休的退休基本养老金保障,是一项确定性福利制度,构成单位薪酬福利管理的重要部分。
(2)、强制性
职业年金是为了减轻国家财政负担、保障公职人员退休后的生活,促进社会公平而推出,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否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激励性和延期支付
职业年金与公职人员的服务时间长短、业绩等指标挂钩,具有较强的激励特征。同时,职业年金由单位和个人按一定比例出资成立,在员工工作期间按规定投资运作、保值增值,员工只能在退休后才能获取职业年金基金,具有受法律保护延期支付的特点。
扩展资料
职业年金的筹集模式与计发模式
(一)、职业年金的筹集模式
根据国外的职业年金制度实行情况来看,职业年金的资金筹集方式各国均根据本国的经济发展程度、社会收入分配结构、国家相应税收政策以及个人和国家对于风险的管理能力等不同国情选择了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筹集方式。职业年金的缴费可根据雇员所在单位的不同效益情况,可由雇主独自出资以及雇主和雇员共同承担。
(二)、职业年金的计发模式
当前世界各国的职业年金制度计发模式主要有收益确定型和缴费确定型两种模式。
①、收益确定型模式( Defined Benefit,DB模式)指职业年金到期支付额度是根据员工的工作年限、工资水平计算而得出,并且职业年金计划发起人按约定发放固定退休金,即参与者退休后所领取的退休金是固定不变的。
由于受死亡、病退、投资回报及通货膨胀等因素影响,推行DB模式的职业年金成本难以主观预测,一般是通过数学模型进行大致预测。在DB模式中,费用一般全部由单位缴纳,也有些国家规定费用由单位与员工各自按一定的比例分摊,目前各国所推行的公共养老保险计划都是收益确定型模式。
②、缴费确定性模式( Defined Contribution,DC模式)职业年金的参与者定期或不定期以固定费率向个人账户缴费,职业年金的总收益是由缴费累计总和与投资收益构成。在员工退休后,每月领取的养老金根据平时所缴纳费用与投资收益决定的,即每月领取的养老金是不固定的。DC模式缴纳费用一般都是完全积累方式,基金由寿险公司或其他金融机构管理,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中央公积金制都属于DC模式。
如何选择职业年金模式给付模式至关重要,不同的国家因国内实际情况不同,选择的给付模式也不一样。有社会保险给付模式作为参考基础,我国职业年金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在确定职业年金给付模式可以参照国外职业年金选择经验,结合本国实情,选择合适的职业年金给付模式。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职业年金
百度百科-职业年金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