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袁隆平主要事迹及贡献和袁隆平的贡献和影响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袁隆平主要事迹及贡献以及袁隆平的贡献和影响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袁隆平的主要事迹简介20字
袁隆平是中国的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到2021年5月22日),出生于北京,江西九江人,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他自1960年开始从事杂交水稻的研究,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试验,成功培育出了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杂交水稻品种。他的研究成果不仅提高了水稻的产量,而且对于解决中国和世界的粮食问题产生了重大影响。
袁隆平的贡献不仅仅是在科研领域,他还积极推动农业技术的普及和推广,通过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等方式,帮助农民提高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他的工作得到了政府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袁隆平还担任了多个学术和社会职务,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等。他的成就和贡献不仅仅是在中国,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袁隆平的人物评价
袁隆平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已经半个世纪了,不畏艰难,甘于奉献,呕心沥血,苦苦追求,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先生的杰出成就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影响世界(新华网评)。
袁隆平院士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是当代神农。50多年来,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新浪网评)。
袁隆平热爱祖国、一心为民、造福人类的崇高品德,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同心同德的思想风范,与时俱进、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坚强意志,严以律己、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是当代中国人学习的楷模,更是新世纪呼唤的时代精神(贾庆林评)。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袁隆平
袁隆平主要事迹及贡献有哪些
袁隆平是一位视科学为生命的科学家。为了杂交水稻事业,他几十年如一日,矢志不移,默默奉献。刚开始研究时,许多人说他是自讨苦吃,他坦然回答:为了大家不再饿肚子,我心甘情愿吃这个苦。
他注重培养杂交水稻科研人才,将团结协作看作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他捐出奖金,设立了科研基金和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他将实验材料“野败”毫无保留地分送给全国18个研究单位,加速了“三系”杂交稻研究的步伐。
在他的培养和带领下,我国杂交水稻界精英辈出,研究成果层出不穷,30多年来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科研成就
2016年11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测产验收专家、以及相关技术专家来到兴宁,对华南双季稻年亩产三千斤绿色高效模式攻关项目进行测产验收。
现场实割测得晚稻平均亩产705.68公斤(干谷)。同样该攻关模式,2016年7月20日在兴宁经过专家组实割测得早稻平均亩产832.1公斤,加上本次实割产量,实现双季超级稻年亩产1537.78公斤,创双季稻产量世界纪录。
袁隆平主要事迹及贡献是什么
袁隆平是一位视科学为生命的科学家。为了杂交水稻事业,他几十年如一日,矢志不移,默默奉献。刚开始研究时,许多人说他是自讨苦吃,他坦然回答:为了大家不再饿肚子,我心甘情愿吃这个苦。
他注重培养杂交水稻科研人才,将团结协作看作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他捐出奖金,设立了科研基金和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他将实验材料“野败”毫无保留地分送给全国18个研究单位,加速了“三系”杂交稻研究的步伐。
在他的培养和带领下,我国杂交水稻界精英辈出,研究成果层出不穷,30多年来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人物影响
1999年,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2009年,北大星光集团、潇湘电影集团、湖南省文联、中视天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出品电影《袁隆平》,讲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优质杂交水稻的艰辛历程,讴歌了他献身科学、顽强拼搏、勇于创新的高尚品德。
袁隆平的主要事迹有哪些
一、袁隆平的主要事迹:
1.袁隆平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米神”等。
2.他谦逊豁达,不以权威自居;他作风纯朴,关心他人;他热爱生活,健康乐观。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当代知识分子忧国忧民、造福人类的宏大抱负、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奋斗意志、淡泊名利、奉献社会的思想境界。
二、介绍袁隆平
1.生平
袁隆平,男,汉族,无党派人士,1930年9月生于北京,江西德安人,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原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2.主要成就
1986年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将杂交水稻的育种从选育方法上分为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即育种程序朝着由繁至简而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从杂种优势水平的利用上分为品种间、亚种间和远缘杂种优势的利用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即优势利用朝着越来越强的方向发展。根据这一设想,杂交水稻每进入一个新阶段都是一次新突破,都将把水稻产量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这项战略构想的提出,为中国已取得三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开发成功后开展杂交水稻新探索指明了方向。
3.荣誉
2018-09-08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系统性地研究水稻特定性状的分子机制和采用新技术选育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中的开创性贡献(获奖)
2016-10-03第一届吕志和奖—持续发展奖(获奖)
2015第十四届世界杰出华人奖(获奖)
2008-03-30中国著名科学家奖、2007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获奖)
2007十大经济年度特别荣誉奖(获奖)
2004-09袁隆平获得泰国国王金镰奖(获奖)
2001-08拉蒙·麦格赛赛奖(获奖)
1998越光国际水稻奖(获奖)
1997杂种优势利用杰出先驱科学家称号(获奖)
1993美国菲因斯特基金(获奖)
1988-03-04第三次获国际科学大奖(获奖)
1988农学与营养奖(获奖)
1987科学奖(获奖)
1985-10-15首次获国际奖: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发明和创造”金质奖章和荣誉证书。(获奖)
1985创造与发明金奖(获奖)
1981-06-06获中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籼型杂交水稻(获奖)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