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出台纾困措施(纾困政策有哪些)

深圳出台纾困措施(纾困政策有哪些)

深圳出台纾困措施:减免“房土两税”,缓缴公积金

新京报讯(记者徐倩)3月25日,据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官微“深圳发布”披露,深圳市人民政府出台了《深圳市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若干措施》(简称《措施》),其中涉及房地产的相关措施包括房产税减免、缓缴或降低住房公积金、减免房屋租金等。

为了进一步减轻市场主体负担,全力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措施》明确扩大“六税两费”减征范围。按照50%税额幅度减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适用主体由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扩展至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同时,《措施》规定减免“房土两税”。对受疫情影响,缴纳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符合条件的纳税人,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在本市权限内予以减免。

《措施》还指出,对受疫情影响、缴存住房公积金确有困难的企业等用人单位,可依法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或降低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最低至3%,期限不超过12个月。

对此,某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一方面,在疫情影响下,类似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缴纳也成为企业的负担,对于这两项税费的减负也成为各地当前政策调整的重要内容,通过此类调整,将更好地为企业的后续经营创造更好的条件;另一方面,企业缓缴住房公积金或降低公积金缴存比例能够减少近期企业的开支,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把握企业经营,对化解企业资金压力等也有积极的作用。

此外,《措施》明确,对于制造业小微企业、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承租深圳市、区政府以及深圳市属、区属独资、全资、绝对控股国有企业的房屋,免除3个月租金、再减半收取3个月租金。

“从实际感受来看,在疫情冲击的城市中,商铺等经营压力确实比较大,积极降低租金减少租户压力,也是攻克艰难的重要体现。”严跃进如是说。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涉及房地产相关的具体纾困政策外,《措施》还提出缓缴或减免社会保险费、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降低用水用电用气成本、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贷款投放力度等10条普惠性纾困扶持措施,并针对具体行业出台了有针对性的纾困政策。

新京报记者徐倩编辑武新校对柳宝庆

封面图来源深圳发布微信截图

深圳出台“30条”助企纾困,可以给企业带来哪些好处

这可以进一步帮助企业缓解现金流难题,同时也可以帮助很多中小微企业降低财务负担,更可以帮助这些企业维持生存。

在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很多企业受到了新冠疫情的严重影响。有些企业已经破产倒闭,有些企业依然在苦苦支撑。对于那些中小微企业和店铺来说,因为新冠疫情直接导致他们的业务量缩减,这也进一步导致他们的业务受到了严重影响,很多企业甚至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了。在这种情况之下,深圳所出台的纾困措施可以进一步帮助到相关企业。

一、这些措施可以帮助企业缓解现金流难题。

对于企业来说,因为企业本身有着一定的运营成本和用人成本,当企业的经营情况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的时候,企业的现金流会越来越少,现金流断裂的问题也是很多企业破产倒闭的主要原因。深圳所出台的30条纾困措施可以直接给企业提供750亿元的现金流,这些措施可以堪称企业的及时雨。

二、这些措施也可以帮助中小微企业降低财务负担。

因为中小微企业的营业能力本身有限,很多中小微企业在一定期间甚至没有任何收入进账。在这些中小微企业可以获得一定的租金减免和社保减免的优惠之后,中小微企业的财务负担会进一步降低。

三、这些措施更可以帮助企业维持生存。

严格意义上来讲,受新冠疫情影响最大的就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因为很多企业本身只能维持基本的生存,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之下,很多企业已经到了濒临破产的边缘。当这些企业可以获得实打实的现金的优惠补贴之后,企业的生存情况会变得越来越好,很多人也非常期待新冠疫情尽快退去,企业重新焕发生机。

深圳出台“30条”助企纾困,进一步解决了哪些问题

这次考虑到中小企业受疫情打击较大,深圳市政府对批发零售、餐饮、文体旅游、交通运输、部分重点制造业的中小企业进行了帮扶,并且为了解决企业的资金困难,减轻企业用工房的成本负担,推出了一些实用的政策.

政策那里的租金是减免的,对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减负,像类似餐饮的店面(6个月)可以在减免30至60万。这些政策贷款的利率很低。如果真的迈不过这个坎,有了这些贷款的支持,大家也能渡过难关。通过社保缓、退、减、补,可以有效减轻企业负担,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有效促进企业快速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享受非接触式业务办理,也减少了疫情期间人们不方便时四处奔波的成本,尽量让信息多跑路,让老百姓少跑路,让企业减负,效益增加。

帮助企业减少因疫情而产生的固定成本,比如房租、就业、社保等等。若遇到工厂不能生产了,可变费用不增加,原材料也不用买了。但政府应该想办法减少和分担一些不变的固定开支,房租,水电,人工社保。这次看到深圳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还是相当不错的。尽快缩短疫情影响,尽快恢复正常物流和供应链。让工厂的原材料进得来,产品出得去,订单送得来,企业才能正常运转。这两个方面兼顾很重要。

深圳市政府最新发布的疫情救灾政策为广大个体单位和工商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一轮政府出台的全面振兴消费需求的举措,对于深圳品牌企业扶持政策来说非常精准。

电商平台已经是消费者购买的主要渠道之一。政府率先在各大电商平台开通深圳特区,支持发行5亿张消费电子券。同时,如果将深圳品牌专区常态化、IP化运营,不仅能有力刺激消费,还能带动一大批深圳本土品牌企业的数字化升级,提升品牌知名度。深企整体实力和营销实力。

深圳本身具有较强的外向型经济基础,在推动“双流通”发展方面,今年可能会迎来更好的局面。很多人对深圳经济发展的形势还是比较乐观的。就是这样一个新经济、新产业的城市。在经济持续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双循环”等方面也可以说是走在了全国前列。

深圳发布疫情中惠企纾困30条措施,具体有哪些优惠措施

深圳发布疫情中惠企纾困30条措施,具体有哪些优惠措施?

最新公布的消息,除福田区之外,其他区域已恢复交通,全面复工,恢复往日的繁忙,那个熟悉的深圳又重现了——快节奏、拥堵、忙碌。

当其他的深圳人都进入这座城市独有的正常生活状态,走出社区、走向写字楼、进入工厂时,福田人似乎没有那么幸运。整个福田依然有许多区域属于封控、管控的状态,无法正常出入。

看着拥挤的早高峰地铁,把其他深漂送到工作的地方,福田人心有不安的滋味,这种不安全感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不能工作,收入受到影响,随之而来面临各种支出压力;二是无法预知身处的社区,是否会隔断新增确诊病例,居家日子何时是尽头。

大部分生活在深圳的普通人,过得并不容易。

因为在社交媒体上,深漂频频登上热搜,送外卖的小哥因怕回家被隔离无法外出工作,选择睡桥洞;坐在写字楼的白领半夜搬电脑回家,方便居家办公。服务业的各种餐饮店停业,很多人断掉收入,工厂停工,老板无法支付员工薪资。

我看到很多评论,说“深圳人太拼了”、“没工作在深圳活不了一个月”、“搞钱要紧”。还有许多网友写下自己的经历,其他人无法理解,认为是在编故事。殊不知这的确是别人的亲身经历。

我想,这种不容易,也能通过对比出来。同时期疫情突发的几个城市,深圳是外来人口流入最多的城市,许多人背井离乡成为一名深漂。相比其他地方,深圳能为普通人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只要你肯努力,就可以获得不错的收入。

同时深圳也是小微企业最多的城市,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相对小一些,停工会很快面临经营困难。

另外,深圳是人均年纪最年轻的城市,更善于使用社交网络,一个人在单身公寓生活,停掉线下生活,社交媒体是重要的交流渠道。

用这样的方式,更为容易获得关注。还有,深圳并未像其他地区,出现过分的一刀切防疫政策,被网友送上热搜。

在信息洪流中,有些消息是真实存在,但也有一部分是虚假或有夸大的成分。

我想这段时间,深漂们打开手机,总是被悲观的信息笼罩着。但又难以做到脱离手机,生怕错过一则乐观的消息。

而那部分信息,无非就是,他人有困难,害怕困难降落到自己身上,他人解除隔离,害怕解除隔离的不是自己。吐槽老板要求工作过分,谴责社区工作人员工作不到位,抱怨自己的社区没有物资,道德绑架房东不减房租。

殊不知,那位常常被叫老板的,也许同样因为疫情,面临困境;看起来「压榨」你的企业,依然为你提供工作,你依然愿意为企业付出辛勤的劳动,是值得幸庆的。

看起来毫无关系的人,也会因为同样的事情,面临相同的困境。

疫情突发,把人们的生活推进深渊,为此,我们能理解彼此的困境,接受一切已发生的意外,关爱那些值得你在乎的人,可收到的都是微小的回声。

此时,有回声胜于无声。我想,悲观的信息,少看,特别是社区群里的。此刻的我,也没能等来解封消息,和疫情的战役仍然继续,无需怀疑,一切终将朝好的方向走。

你的生活也是。窗外有春光,愿你能忘掉与疫情有关的一切,眺望远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