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勘察规模划分标准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是什么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本规范是
根据建设部建标244号文的要求,对1994年发布的《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修订。
在修订过程中,主编单位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会同有关勘察、设计、科研、教学单位组成编制组,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重点修改的部分编写。
岩土工程勘察(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是指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
岩土工程勘探的目的与任务:
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是:运用测试手段和方法对建筑场地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判断,研究修建各种工程建筑物的地质条件和建设对自然地质环境的影响。
研究地基、基础及上部结构共同工作时,保证地基强度、稳定性以及使其不致有不容许变形的措施;提出地基的承载能力,提供基础设计和施工以及必要时进行地基加固所需用到的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资料。
岩土工程勘察勘察等级是怎样分甲级,乙级,丙级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划分是根据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综合分析确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将岩土工程勘察分为甲级、乙级和丙级三个等级。
(l)工程重要性等级是根据工程的规模和特征,以及由于岩土工程问题造成工程破坏或影响使用的后果,分为三级
一级工程:重要工程,后果很严重;
二级工程:一般工程,后果严重;
三级工程:次要工程,后果不严重;
(2)场地等级根据场地复杂程度分为三个等级,一级场地为复杂场地;二级场地为中等复杂场地;三级场地为简单场地。
(3)地基等级根据地基复杂程度分为三个等级,一级地基为复杂地基;二级地基为中等复杂地基;三级地基为简单地基。
所以岩土工程勘察按下列条件划分为甲级、乙级和丙级:
1甲级:在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中,有一项或多项为一级者定为甲级;
2)乙级:除勘察等级为甲级和丙级外的勘察项目(建筑在岩质地基上的一级工程,当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均为三级时,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可定为乙级);
3)丙级: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均为三级者定为丙级。
例如对重要工程、地形地貌复杂和岩土很不均匀的地基为甲级勘察;对次要工程、地形地貌简单和岩土种类单一、均匀的为丙级勘察。
通过勘察等级划分,有利于对岩土工程勘察各个工作环节按等级区别对待.确定各个勘察阶段中的工作内容和方法,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岩土工程的勘察规范
岩土工程中的勘察规范
岩土工程建设首先必须按照既定的勘察规范进行工程设计,然后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并作出正确的勘察报告,之后才能进行有条不紊的施工。
①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这既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也是工程建设必须遵守的程序,更是国家一再强调的基本政策。但多年来,一些工程不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就设计施工,造成工程安全事故或安全隐患。例如:轰动全国的2000年5月1日重庆武隆县的边坡垮塌事件,致使一幢建筑面积为4061平方米的9层楼房被摧毁掩埋,造成79人死亡,4人受伤。经调查认定,这起地质灾害事故的发生,既有地质原因,也有诸多的人为因素,其中之一是业主及施工组织者在没有任何勘察、设计资料的情况下,进行坡地的切坡施工,造成严重的工程事故。为此,明确规定,各项工程建设在设计施工之前,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土工程勘察。
②勘察主要是为设计服务的,我国的工程设计程序,对大型、特大型工程的工程设计一般分选址阶段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所以对应于设计各阶段的要求,需进行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工程条件、地质条件简单的工程可直接进行详细勘察。详细勘察是按单体建筑或建筑群进行勘察,提供详细的地质资料,对建筑地基作岩土工程评价,提出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不良地质作用防治等方面的建议,满足施工图设计要求。
③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推行岩土工程体制,勘察工作不但需要反映场地的地质条件,而且要结合工程设计、施工条件以及地基处理要求进行岩土工程评价,提出解决岩土工程的建议,避免勘察和设计之间在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和改造利用自然方面的脱节。
④很多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容易产生危害工程安全和环境安全的地质灾害,因此必须严格按照岩土工程中的勘察规范进行勘察分析,并要对其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和预防。
岩土勘察工程师规范有哪些
2015年度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考试(2015年会有部分规范会变成最新版本)
所使用的标准和法律法规
一、标准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2.《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
3.《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
4.《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2013)
5.《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6.《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
7.《港口岩土工程勘察规范》(JTS133-1-2010)
8.《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
9.《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7 J124-2007)
10.《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2012)
11.《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
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14.《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S147-1-2010)
1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16.《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17.《铁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
1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19.《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DL/T5395-2007)
2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21.《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
22.《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98)
23.《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 J302-2004)
24.《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10025-2006,2009年局部
修订)
2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2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27.《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
28.《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
29.《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30.《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50112-2013)
31.《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10027-2012)
32.《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10038-2012)
3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国土资发[2004]69号
34.《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3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36.《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
37.《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
38.《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3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40.《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二、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主席令第四十六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主席令第十五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主席令第二十一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 613号)
5.《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令第 3号)
6.《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 2号)
7.《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 30号)
8.《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 70号)
9.《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393号)
10.《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279号)
11.《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293号)
12.《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 394号)
13.《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 141号)
14.《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建设部令第 81号)
15.《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 137号)
16.《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及管理工作暂行规定》(建设
部建市[2009]105号)
17.《工程勘察资质标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市[2013]9号))
18.《工程勘察收费标准》(国家计委、建设部计价格[2002]10号)
关于本次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和勘察规模划分标准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