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队史小故事有哪些
少先队队史小故事有赖宁、张嘎、冬子。
1、赖宁,英雄少年。14岁指被评为十佳少先队员时,四川石棉县人。他胸怀大志,品学兼优,全面发展,从上小学开始,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曾获省红领巾读书读报奖章活动一等奖,地区少年儿童绘画比赛二等奖和县儿童书法比赛一等奖。小学毕业后,他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重点。
2、抗战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嘎子历经艰辛,找到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侦察员罗金保执行任务,表现得勇敢、机智。
3、1934年秋,主力红军撤离中央根据地。参加了主力红军的父亲出发前给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冬子把它当作宝贝似的收藏了起来。
红军一走,大土豪胡汉三又回来了,柳溪又陷入了白色恐怖之中。冬子的母亲作为游击队的交通员,走东村奔西庄地传达着党的精神。在一次行动中,冬子妈被胡汉三的靖卫团围困在燃烧着熊熊烈火的草屋内,母亲的从容就义,使小冬子突然长大了许多。
他怀揣爸爸留下的红星,承担起了游击队交通员工作。他为山上游击队筹盐,巧妙地躲过了靖卫团的搜查。冬子还机灵地做了米店的伙计,搞到了确切的情报,破坏了胡汉三的搜山计划。冬子在沉着自如地对付了胡汉三的多次试探和盘问后,抓住良机,砍死了胡汉三。
少先队简介:
1、少先队成立的背景:1925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上海成立,随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1930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决定在全国各地建立少年先锋队组织,以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意识。
2、少先队的标志:少先队的标志是由红领巾、五角星和少先队三个字组成的。红领巾象征着革命的热情和红色的革命传统,五角星代表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少先队则代表着青少年的团结和奋斗精神。
3、少先队的宗旨:少先队的宗旨是团结、友爱、互助、进步,旨在培养青少年的爱国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革命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基础。
4、少先队的活动:少先队的活动包括学习、游戏、劳动、文艺等各个方面。在学习方面,少先队员要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游戏方面,少先队员要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劳动方面,少先队员要学会勤劳、自立、自强。
我需要短小精干大概100-300字的少先队小英雄的故事 拜托拜托~
写作思路:中国少年儿童队,成立于1949年10月13日,所以可以称作小英雄的最著名的就是“小萝卜头”的故事。
正文:
宋振中的爸爸妈妈都是共产党员,1941年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当时只有8个月的宋振中,也跟着爸爸妈妈被关进了重庆中美合作所的监狱。在阴暗潮湿的监狱里,他穿的是补了又补的囚衣,吃的是发霉变臭的饭菜,由于严重的营养不良,长得又瘦又小。
虽然是八九岁了,但看上去只像个四五岁的孩子,而且头大身子小,所以狱中的长辈们都疼爱地称他“小萝卜头”。妈妈为了给孩子增加一点营养,就在狱中做苦工换来一点黄豆给“小萝卜头”吃,懂事的“小萝卜头”总是默默地少吃一点,把余下的留给妈妈。
“小萝卜头”六七岁时,经过父母的多次斗争,狱方才同意让同狱的黄老将军教小振中读书识字,每天还得由狱卒押送去上课。小振中深知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所以不管是炎热的夏季,还是严寒的冬天,从不缺课。没有纸和笔,他就用小石头在地上写写算算,课本也都是狱中长辈们给编的。
艰苦的狱中生活和敌人残酷的行径,使“小萝卜头”懂得了爱谁恨谁。面对敌人看守的引诱,他宁肯不吃糖,不到外面晒太阳,也不肯说出叔叔阿姨们之间的秘密活动,并很快就成了给长辈们传递信息的小通讯员。他送报纸、传密件,干得既巧妙又机灵,深得长辈们的喜爱。
重庆解放前夕,敌人秘密地杀害了“小萝卜头”一家,当时“小萝卜头”只有9岁。解放后,人民政府追认宋振中和他的父母为革命烈士。
关于中国少先队的名人
赖宁,英雄少年。14岁(指被评为“十佳少先队员”时,下同),四川石棉县人。他胸怀大志,品学兼优,全面发展,从上小学开始,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曾获省红领巾读书读报奖章活动一等奖,地区少年儿童绘画比赛二等奖和县儿童书法比赛一等奖。小学毕业后,他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重点中学——石棉县一中。
赖于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对生活无比热爱,他三次救火而不留姓名;他有着远大志向,要做像李四光那样的科学家;他坚持几年为家乡探险寻宝,利用节假日采集矿石标本,进行无线电实验。他求知若渴的进行学习,好追根寻底,有积极探求的进取精神。1988年3月13日,石棉县海子山突然发生山林火灾,为了扑灭山火,挽救山村,保护电视地面卫星接收站的安
全,赖宁主动加入了扑火队伍,他不顾个人安危,在烈火中奋战四五个小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了表彰赖宁的崇高精神,1988年5月,共青团中央,国家教委做出决定,授予赖宁“英雄少年”的光荣称号。号召全国各族少年向赖宁学习。
中国少年先锋队全国委员会将在北京建立中国少年英雄纪念碑,同时还建有中国少年儿童运动陈列馆,龙梅、玉荣等英雄事迹将陈列其中。
1964年2月9日(农历腊月二十六日),看护新宝力格公社的384只羊群的担子就落到了从小就参加了牧业劳动的龙梅和玉荣的身上。那时龙梅11岁,玉荣还不满9岁。中午时分,低垂的云层洒下了一串串的鹅毛大雪,怒吼着的狂风席卷着飞扬的雪花。刹那间,白毛风吞没了茫茫的草原:暴风雪来了!
龙梅和玉荣急忙地拢住羊群,转身往回赶羊。但是狂风暴雪就像一道无形的墙,阻挡着羊群的归路,羊群顺风乱窜。在这关键的时刻龙梅对妹妹说:“快去叫阿爸帮咱们拦羊!”小玉荣听了姐姐的话,掉转头顶着风雪拼命地跑,没跑多远就栽倒了。她起来回头一看,姐姐一个人在暴风雪中,左手拿着羊鞭,右手甩着脱下来的皮袄左右拦挡,没有自己这个帮手,羊群越发乱了。小玉荣顾不得再去叫阿爸,立即返回羊群,手里挥动着小皮帽嘴里不断地喊着。
龙梅和玉荣就这样拦挡一阵,跟上跑一阵。再继续拦挡、再跟着跑,不知拦了多少,也不知道跑了多长时间。经过与暴风雪博斗的第一个回合,龙梅和玉荣总算把散乱的羊群聚拢在一起。暴风雨都是一片弥漫分不清方向的,在狂风和寒冷中更显得恐惧和孤独,成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孩童呢?暴风雪到了黑夜、似乎更加疯狂起来。她们凭借着地上积雪的映光识别自己的羊群,羊群照旧在风雪的呼啸中朝东南方狂奔。在紧紧追赶羊群的时候,姐妹俩怕失散,便机智地相互高喊着:“龙--梅”“玉--荣”。彼此关照激励着。
从中午开始一直到第二天天亮,姐妹俩整整奋斗了20多个小时。寒冷,恐惧,饥饿,疲劳,责任感全部集中在了两个小姑娘身上。终于玉荣昏倒在雪地上奄奄一息、姐姐龙梅也好不了多少、但仍撑着跟在羊群后面。天亮了风雪渐小、人们找到姐妹俩,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医院,龙梅失去了几个脚趾头,而玉荣则失去了两条腿。她们痊愈后上了学。
暴风雪之夜已经过去,支撑她们没有倒在风雪中的是一种信念,一种意志,一种精神
在零下40度的风雪之夜以自己的身体三度冻伤并失去双脚为代价保住了集体的羊群。创造了草原上的奇迹奏响了一曲共产主义凯歌。她们的事迹,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
龙梅现任包头市东河区人大副主任。玉荣从中央民族学院和内蒙古师范学院毕业后如今在自治区残联工作,任副理事长。姐妹俩曾当选为全国人大第四、五届代表,玉荣曾是团十一、十二大代表,中国残联一、二、三届代表、还获得全国扶残助残先进个人、自强模范称号。龙梅还去过法国、日本访问,玉荣去过罗马尼亚、韩国等访问。30多年来,姐妹俩一直是各媒体关注的焦点、她们热情地接待每一位来访者,每个来访者都能感受到一个普通蒙古族妇女的赤诚和宽厚。
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先进人物及事例
1、欧阳立安
欧阳立安16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1年1月17日,欧阳立安在参加中共江苏省委的一次会议后,与沪中区委书记等同志被反动军警逮捕,2月7日晚,在龙华监狱英勇就义,年仅17岁,是为人民死而无怨的共产党员。
2、张锦辉
张锦辉,中国现代十大少年英雄之一,1929年红四军解放永定,张锦辉加入少年先锋队,站岗放哨、贴标语送信,都极为出色,1930年5月,宣传队奉命到西洋坪开展工作,当晚突遇陈荣光的民团包围,英勇就义,年仅15岁。
3、姜墨林
11岁时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地下组织中国共产主义儿童团,多次圆满地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13岁时,调入中共游击队。1940年深秋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19岁。
4、刘胡兰
刘胡兰著名的革命先烈,优秀共产党员。1947年1月12日,国民党阎锡山军和地主武装“复仇自卫队”包围了云周西村,将群众赶到场地上,刘胡兰因叛徒出卖被捕,面对死亡毫无惧色,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5、赖宁
1988年3月13日,为了扑灭突发山火,保护电视与地面卫星接收站的安全,主动加入了扑火队伍,在烈火中奋战四五个小时后遇难,年仅15岁,后授予赖宁“英雄少年”的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