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里香和海桐一样吗
海桐花是海桐科、海桐花属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海桐花有一个别名叫做七里香,所以有时将海桐花叫做七里香也可以,还被叫做山矾、宝珠香、山瑞香等等。海桐树的高度可达6米左右,嫩枝的颜色为褐色带有细微的柔毛,叶子的形状为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呈现为革质,长度约4-9厘米左右,宽度约1.5-4厘米,叶子表面的颜色为深绿色,颜色比较的亮。
海桐花的花期在每年的3-5月份左右,伞形花序顶生或近顶生,花朵的颜色为白色,之后变成黄色,带有芳香。种子数量比较多,颜色为红色,形状为多角形,上面有粘液。
海桐喜欢生长在疏松肥沃、排水性好的土壤中,养殖海桐盆栽可以使用腐叶土、田园土、河沙土混合配制,在配土的时候可以加入适量的有机肥,提升土壤的肥力。
海桐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散射光照,建议将它放在采光较好的地方进行养护,这样植株枝叶长的更加茂盛,观赏价值更高。夏季需要适当进行遮阴,避免强光对植株造成伤害。
养护海桐在保证土壤适宜的前提下,每年需要换土一次,更换全新的土壤重新养护,为植株提供一个更加优良的生长环境。另外,海桐幼苗期每年需要换盆一次,成年植株2年换盆一次即可。
二、海桐为什么叫七里香
海桐叫七里香的原因是它们开花时散发的花香比较的浓郁,香气悠远。
海桐这种植物花数繁多,花瓣洁白,花香四溢,且花后果实累累,大小如豆,生者碧绿,熟者鲜红,花果均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属芸香科,九里香属。开花后还能结红色浆果,熟果可食用。驱蚊效果很好。七里香是热带观赏性植物,多用于庭园绿篱、盆景观赏。又名山矾花、七里香,属海桐花科、海桐花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海桐树的高度可达6米左右,嫩枝的颜色为褐色带有细微的柔毛,叶子的形状为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呈现为革质,长度约4-9厘米左右,宽度约1.5-4厘米,叶子表面的颜色为深绿色,颜色比较的亮。
对气候的适应性较强,能耐寒冷,亦颇耐暑热。黄河流域以南,可在露地安全越冬。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在黏土、砂土及轻盐碱土中均能正常生长。对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等有毒气体抗性强。
华南可在全光照下安全越夏。以长江流域至南岭以北生长最佳。黄河以北,多作盆栽,置室内防寒越冬。对光照的适应能力亦较强,较耐荫蔽,亦颇耐烈日,但以半阴地生长最佳。在半阴处也生长良好。夏季可放室外,如有条件,可放阴凉处。
强光对植物没有危害。喜温暖湿润气候和肥沃润湿土壤耐轻微盐碱,能抗风防潮。生长适温15-30℃。冬季放于冷凉而不冻的室内。海桐能忍受结冰的温度,但为使其良好生长,最低夜温应保持在13℃以上。
三、海桐和七里香区别
海桐和七里香区别是属性不同、形态不同、花序不同。
七里香花和海桐花最大区别就是属性不同,例如七里香花属性为九里香属小乔木植物,分布在云贵西南一带。海桐花为海桐花科海桐花属,主要分布在江浙一带以及日本朝鲜。
七里香花株高为12米,树干白灰或黄灰色,叶长3-9厘米,宽1.5-4厘米,顶部狭长渐尖,小叶柄长不足1厘米。海桐花株高为2-6米,叶长5-12厘米,宽1-4厘米。
七里香花花序腋生及顶生,萼片卵形,长达2毫米。花瓣披针形或狭长椭圆形,长2厘米。海桐花花序单生或为伞形,伞房花序或圆锥花序,花色为白色或淡黄色,萼片卵形,长5毫米,花瓣长1.2厘米。
对气候的适应性较强,能耐寒冷,亦颇耐暑热。黄河流域以南,可在露地安全越冬。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在黏土、砂土及轻盐碱土中均能正常生长。对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等有毒气体抗性强。
华南可在全光照下安全越夏。以长江流域至南岭以北生长最佳。黄河以北,多作盆栽,置室内防寒越冬。对光照的适应能力亦较强,较耐荫蔽,亦颇耐烈日,但以半阴地生长最佳。
喜光,在半阴处也生长良好。夏季可放室外,如有条件,可放阴凉处。强光对植物没有危害。喜温暖湿润气候和肥沃润湿土壤耐轻微盐碱,能抗风防潮。生长适温15-30℃。冬季放于冷凉而不冻的室内。海桐能忍受结冰的温度,但为使其良好生长,最低夜温应保持在13℃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