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也称映山红.谁知道它的由来,传说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浙西大明山上住着一对姐妹,姐姐叫杜姐,妹妹叫鹃花。她们俩长得非常漂亮,真比图画里的仙女还标致。
当鹃花长到十多岁时,父母不幸去世了,给她俩留下了一大笔欠债。自此以后,姐妹俩既要还债,又要生活,日子过得相当艰苦。为了早日还清欠债,姐妹俩没日没夜地纺纱织布。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姐妹俩手上的老茧也一天天增多,眼睛也布满了血丝。可辛苦一年,不但老债未还清,利加利,息滚息,新债又加了上去。这样一年又一年,欠债越来越多。
又一个年关到了,财主老爷带着一班狗腿子上山来向她姐妹俩逼债。姐妹俩向财主老爷苦苦哀求,乞求财主老爷开开恩,放宽期限。这时,财主老爷看到姐妹俩像仙人一样标致的容颜貌,眼珠一阵转动,就起了歹心,厚着脸皮嘻嘻一笑说:“我看你们俩个实在也拿不出钱还债,不过……办法倒也有一个,只要杜姐肯嫁给我,你们俩的欠债就一笔勾销。怎么样?”姐妹俩受到这样的耻辱,气得浑身发抖,嘴里不断地骂:“不要脸,不要脸!”财主老爷哼了一声说:“要么还钱,要么嫁人。你们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说完,带着一班狗腿子下山去了。
当天夜里,大约三更时分,财主老爷的抢亲队伍上山来了。来到姐妹俩居住的地方,踢开了她们的家门,一班狗腿子一涌而上,不由分说就把杜姐拖进了花轿。
花轿抬到了半山腰,杜姐在花轿里拼命的叫:“停下,让我再看看我的家,看看我的妹妹!”狗腿子想想谅她也逃不上天,就停了轿。杜姐一下轿,就朝山上跑。一跑跑到山崖上,仰天长呼一声:“地主老财,你不得好死!”就纵身跳下了悬崖。
这下可吓坏了狗腿子们,回家怎么向主子交待呢?呆了好一会儿,一个狗腿子说:“我们去把她妹妹抬去,反正也长得很漂亮。”于是,一班人重新来到杜姐家,对她妹妹说:“我们老爷很想你,你到了老爷家,穿得是绫罗绸段,吃得是山珍海味,有享不尽得荣华富贵,怎么样?”鹃花止住了泪,细细一想,自己是个弱小孤女,硬来是不行的。她就装着笑脸说:“嫁给你家老爷倒是可以,不过要答应我一个条件!”狗腿子一听,马上说:“好说,好说,只要你答应,什么条件都可以。”鹃花头一甩说:“让我去看一眼亲姐姐,给她叩个头。”“行,行!”说着,狗腿子跟着鹃花上山去了。
鹃花一步一步来到了姐姐跳崖的地方,看看狗腿子站在身边不便,就故作跪下叩头,一跪一叩头,就这样一个翻身纵入了悬崖中。
倾刻,崖下飞上来一对相当美丽的小鸟,叫着“姐妹苦,姐妹苦……”向林中飞去,那叫声如哭如诉,听了叫人毛发直竖。叫啊叫,嘴唇叫破了,滴下了滴滴鲜血,撒遍了满山。可真奇怪,凡是沾上鲜血的树丛,立时开出了一朵朵鲜红的花,小鸟飞到哪里,那里便是红花一片。
后来,人们怀念这俩个美丽又倔强的姐妹,就把这重鸟叫做“杜鹃鸟”,这种花叫做“杜鹃花”。
映山红的来历
传说早先是没有映山红的,那么后来这种逗人喜爱的小红花是哪里变出来的呢?据说它的来历与梁山伯与祝英台有关。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杭州求学时,私下建立了深厚的爱情。祝英台的父亲却强迫英台嫁给太守儿子马文才。梁山伯求婚不成,郁闷成疾,最后饮恨而死。祝英台经过斗争,她父亲才答允她先祭墓后出嫁。她里面穿红,外面裹素,来到山伯墓前,大放悲声,嚎啕痛哭。她撕心裂肺地哭喊:“梁兄啊!不能同生求同死,你若有知,快把坟墓打开……”这时,突然“轰”的一声巨响,坟墓裂开了。祝英台猛扑上去,跃身而人。旁边的四九、银心及其他随行人员惊慌失措,手忙脚乱地要把她揪住,但是来不及了,坟墓已经合拢,只有银心扯下她一片红色裙角,无可奈何地把它丢在草木萋萋的墓旁。转眼之间,已是风和日丽的阳春三月。一阵春雨过后,天空中彩虹横架,山野间蝴蝶双飞,人们惊讶地发现,在山伯墓旁,英台裙角丢落处的灌木丛中,开出一朵朵美丽的小花。那花朵儿就像祝英台的裙角,红艳艳,嫩鲜鲜,非常悦目,逗人喜爱。撮一朵放进嘴里一嚼,微酸清甜,十分可口。这种花,开始只有一株,后来逐渐繁衍,最后开得满山都是,把碧绿的山野都映红了,人们就把它叫做“映山红”,又叫“满山红”。
杜鹃鸟的传说
杜鹃花传说一
另有一则故事则是这样说的:古时蜀帝杜宇,死后仍舍不得离开他的子民,其灵魂便化作一种鸟,名叫“杜鹃鸟”,常叫着“不如归!不如归!”直叫得口吐鲜血,血滴在一种树上,便开出血红色的花,后人为纪念杜宇便称此花为“杜鹃花”。
杜鹃花传说二
很早以前,在今江苏镇江市南郊的黄鹤山里有座小村庄,庄前有条美丽的河,可以一直通到长江。村子里的人都靠种田打猎过活。
靠河边住着两家人,东边住着一个姓刘的年轻人叫刘鹄,每次出门都随身带着一样特别的东西,那是一支排萧。他一吹呀,就会引来许多五颜六色的美丽小鸟,在他头顶上盘旋。他经常捉一些虫子喂小鸟,小鸟也常衔来一些奇花异草给刘鹄,他们成了好朋友。这些奇花异草都是些名贵的草药,刘鹄经常把这些草药送给村里的穷人治病。
再说河的西边住着一家姓王的,母女俩相依为命。母亲眼睛瞎了,生活不方便,全靠女儿鹃子纺纱、织布、卖布来赚钱养家。鹃子聪明、伶俐又漂亮,最重要的是手巧,织出来的布既好看又耐穿,而且鹃子心地善良,经常接济一些比自己还穷的人家。
鹃子还会唱歌,歌声就像百灵鸟一样婉转。只要鹃子一唱歌,那黄鹤山下的一片片杜鹃花就会展苞开放,而且朵朵饱满,朵朵艳丽。刘鹄和鹃子共饮一河水,同住河岸边,两小无猜、青梅竹马,情投意合。他们经常一个吹萧一个唱歌,引来百鸟飞舞,引得杜鹃花开。
杜鹃花传说三
传说一次舜帝南巡,来到了九嶷山一带视察;听闻这裏的姑娘都长得十分秀丽,就像红杜鹃花那般叫人喜欢,可是她们的命运却灾难重重,於是爱人民如子的舜帝便决定查个明白。
这天,风和日丽,舜帝沿著母河左岸走上九嶷山,只见桃红李白,柳翠竹绿,鸟雀呼晴,红色的杜鹃花遍野开放,舜帝看到如此景象,心里十分高兴。
可是,当舜帝过了凉伞坳,来到一个叫小桑塘村子里,到了百姓家裏访问,却只见百姓们吃的是麦糠饼,喝的是苦菜渴,住的是茅草屋,穿的是破衣裳,而沿途村落的情况亦是一样,他心裏便十分难过。
舜帝又走到小桑塘村隔壁的大桑塘村,来到一位老爹家,只见老爹沉默寡言,老婆婆双眼盲瞎,舜帝更又难过的问老爹:「怎麼没有人照顾你们呢?你们的儿女呢?」两老一听,随即老泪纵横。
杜鹃花传说四
相传,古代的蜀国是一个和平富庶的国家。那里的人们丰衣足食,无忧无虑,生活得十分幸福。可是,无忧无虑的富足生活,使人们慢慢地懒惰起来。他们一天到晚,醉生梦死,纵情享乐,有时搞得连播种的时间都忘记了。蜀国的皇帝,名叫杜宇。
他是一个非常负责而且勤勉的君王,看到人们乐而忘忧,他心急如焚。为了不误农时,每到春播时节,他就四处奔走,催促人们赶快播种。
可是,如此地年复一年,反而使人们养成了习惯,杜宇不来就不播种了。终于,杜宇积劳成疾,离开了人世。但他的灵魂化为了一只小鸟,每到春天,就四处飞翔,发出声声的啼叫:快快布谷,快快布谷。直叫得嘴里流出鲜血。鲜红的血滴洒落在漫山遍野,化成一朵朵美丽的杜鹃花。
传说给杜鹃花增添了一层迷人的色彩。而唐朝诗人自居易那两句:"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的诗句,更是对杜鹃花的高度赞美。如果说把杨贵妃喻为国色天香的牡丹花,那杜鹃花就是人间的西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杜鹃鸟
杜鹃花的传说
关于杜鹃花和杜鹃鸟,相传远古时蜀国国王杜宇,很爱他的百姓,禅位后隐居修道,死了以后化为子规鸟,人们便把它称为杜鹃鸟。
每当春季,杜鹃鸟就飞来唤醒老百姓“块块布谷!快快布谷!”嘴巴啼得流出了血,鲜血洒在得上,染红了漫山的杜鹃花。
它记载了那段悲壮的抗战。
扩展资料:有关杜鹃花的诗词:
白居易有“玉泉南涧花奇怪,不似花丛似火堆……宁辞辛苦行三里,更与留连饮两杯”了。
杨万里写的“何须名苑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侬”。
(白居易)写的“一丛千朵压栏干,剪碎红绡却作团。风嫋舞腰香不尽,露消妆脸泪新干。”
《草花谱》有云:“映山红若生满山顶,其年丰稳,人竞采之。”
杨巽斋的诗句“鲜红滴滴映明,尽是冤禽血染成。”
参考资料:杜鹃花-百度百科